狗狗局部脫毛/狗狗皮膚病吃什麼
當飼主發現家中毛孩的身上出現局部掉毛、紅疹、皮膚脫屑或結痂現象時,往往第一時間會聯想到跳蚤或皮膚病。然而事實上,「局部脫毛」不僅是皮膚病的表現之一,也可能是免疫失調、營養不良或內分泌異常的信號。要幫助狗狗找回健康毛髮,從日常飲食與照護習慣調整起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根源。
狗狗為什麼會局部脫毛?不只皮膚病那麼簡單
狗狗的脫毛原因五花八門,若出現局部掉毛而非季節性換毛,就應提高警覺。常見脫毛病因如下:
-
細菌或黴菌感染:如犬癬、毛囊炎等,常伴隨紅腫、結痂與皮膚發炎。
-
跳蚤過敏性皮膚炎:跳蚤叮咬後,狗狗會不斷抓咬導致局部掉毛。
-
荷爾蒙異常: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、腎上腺問題。
-
壓力性脫毛或舔咬行為:過度焦慮也會讓狗狗出現「自我咬毛」現象。
-
營養不均衡:缺乏脂肪酸、鋅、蛋白質,會使毛髮變稀疏、脆弱易斷。
狗狗皮膚病該吃什麼?營養補充是關鍵
當狗狗出現皮膚問題時,除了治療表面病灶,更要從飲食中強化體內營養,幫助皮膚修復與毛髮再生。下列營養素是毛髮健康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:
-
Omega-3 與 Omega-6 必需脂肪酸:具有抗發炎效果,能改善乾癢、脫屑與皮屑問題。
-
鋅與維生素E:有助於皮膚組織修復,提升抗氧化力。
-
優質蛋白質:毛髮由角蛋白組成,蛋白質攝取不足會讓毛髮無光澤、容易脫落。
-
益生菌與膳食纖維:改善腸道菌相,間接幫助皮膚免疫調節。
-
皮膚專用機能飼料:設計含有完整的皮膚保養配方,有助於全面調理。
此外,狗狗在發炎狀態時,建議避免高過敏原食材(如牛肉、小麥、乳製品等),可考慮轉換為低敏或水解蛋白配方飼料,減少免疫負擔。
照護習慣調整,才能真正讓毛回來
寵物保健食品推薦除了飲食調整外,狗狗皮膚的日常護理同樣不可忽視。皮膚病狗狗不適合天天洗澡,應遵醫囑使用抗菌或舒緩配方洗毛精,每週一次足矣。飼主也需定期清理環境、保持狗狗的休息區乾爽,避免潮濕導致真菌孳生。
在外用治療方面,常見會搭配抗菌藥膏、藥用洗毛精,嚴重者甚至需短期使用口服藥物輔助。長期而言,改變體質、強化免疫力,才是防止皮膚病反覆發作的根本方法。
寵物保健食品推薦:https://www.dogyears.com.tw
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